行業新聞 2024.06.21
6月17日,“孤獨癥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寫作和課例制作質量提升交流會”在線上成功舉辦,邀請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智障教育專委會、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現代特殊教育》四位專家學者在線分享,吸引超3000人次在線觀看。
俞林亞:孤獨癥教學研究論文撰寫建議
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智障教育專委會主任委員、杭州市楊綾子學校校長、正高級教師俞林亞,深耕特殊教育行業多年,她圍繞教育教學研究對特殊教育教師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教育教學工作和科研相結合的必要性展開分享。
并對孤獨癥教學研究論文撰寫提出了一些建議:1、明確研究問題和目的,選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2、注重文獻綜述和理論的支撐,確保論文的理論框架清晰、邏輯嚴密;3、強調實證研究和數據分析,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4、突出研究的創新點和實際取得的成果意義;5、注重論文的規范性和可讀性;6、高度重視倫理問題,尊重參與者的隱私和權利。
張天慧:來稿論文的總體介紹與寫作要求
《現代特殊教育》編輯部編輯張天慧圍繞論文的總體介紹與寫作要求展開分析,她提到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智障教育專委會等十家單位,在2024年3月27日開啟了第一屆孤獨癥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征集。現代特殊教育編輯部也特設了孤獨癥教育欄目,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集思廣益、分享經驗,共同研究孤獨癥教育的重要課題。
截至6月17日12點,共收到了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300封來稿,平均每周收到30封。多數作者是一線教師,普通教師占比是16%,也有研究生、高校教師、殘聯或者康復機構的其他教師來稿。
通過來稿的簡單背調,可以看出孤獨癥學生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定比例。普通班級中出現孤獨癥學生已是常態,來稿所述的孤獨癥學生,多數來自學前教育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極少部分是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梢?,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方面的孤獨癥教育教學探索還比較少。
來稿主題大多聚焦教育主題,大致可以分為融合教育、教育教學策略、學科這三大類。需要注意的是,論文與課例征集截止時間更改至2024年10月26日。
孫穎:孤獨癥論文選題技巧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研究員孫穎提到,孤獨癥兒童教育論文類型分為八種:理論研究型論文、綜述型論文、實踐探索型論文、比較研究型論文、實證研究型論文、案例研究型論文、政策分析型論文、跨學科研究型論文。
其中,選題是論文撰寫的最關鍵內容之一,選題需具備指導研究方向、體現學術價值、激發研究動力的意義。選題的重要性體現在影響研究質量、反映研究能力、促進個人發展。
選題原則宜新不宜舊、宜小不宜大、宜實不宜空;選題的技巧在于關注教育熱點與政策導向、利用文獻綜述找空白、結合個人興趣與專長、考慮數據獲取的便利性。
可關注的內容包括關注孤獨癥兒童的教育需求、研究孤獨癥兒童的教育方法、探討孤獨癥兒童融合教育的實踐、關注孤獨癥兒童的心理健康。
徐云:評審眼中的好論文、好課例
浙江工業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特聘教授徐云,最后針對評審眼中的好論文、好課例進行詳細講述,他從論文題目、引言、選題、術語等進行舉例,并表示論文題目要簡明扼要,用詞精準,讓人一目了然;引言是整篇論文的核心,要引人入勝,參與者要注重論文的創新點、術語的規范性、研究的價值,以及選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近2個小時的分享,干貨滿滿,錯過直播的朋友,可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直播回放。
同期活動預告
圍繞兒童康復、特殊教育領域的痛點及熱點話題,今年福祉博覽會將舉辦“輔具進校園”交流會、特殊教育發展交流會、兒童康復新技術發展交流會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解析行業發展現狀,共同探討兒童康復教育領域的最新理論、技術、研究方法及實踐經驗。
歷屆部分兒童康復/特殊教育嘉賓
歷屆嘉賓包括浙江工業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特聘教授徐云,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許家成,佳木斯大學康復醫學院名譽院長李曉捷,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神經康復中心主任醫師唐久來等專家學者。
更多有關于兒童康復、特殊教育領域的產品可戳鏈接詳細了解,4·2世界孤獨癥關注日丨盤點孤獨癥兒童康復產品,以科技關愛“星星的孩子”。同時敬請關注11月28-3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
歡迎掃碼添加福祉君微信,咨詢了解最新福祉產品、助殘政策、相關活動信息等新鮮資訊。
▲掃碼添加福祉君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