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17.04.20
一、我國將加強養老設施建設
1月17日,由國家發改委、民政部、中國殘聯共同制訂的《“十三五”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實施方案》發布。《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國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和互助設施、光榮院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的床位數達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張~40張,護理型床位比例達到30%以上,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完善。
《方案》要求,建設投資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籌措解決。中央預算內投資對西部、中部、東部地區項目按床均建設投資或平均總投資的80%、60%、30%予以補助。
二、我國居家養老試點工作全面推開
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其中90%以上的老年人要在社區居家養老,目前全國居家養老試點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在北京,政府已經啟動招標將原有社區的托老所、閑置房屋改造建成1000家養老驛站,滿足社區老年人的日間照料、就餐、文化娛樂等需求,子女外出或者老人生病了,老人還可以到養老驛站進行托養。
三、第四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日本推介會取得圓滿成功
2月15日,第四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日本推介會在大阪凱悅酒店舉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日本國際康復理療協會,香港貿易發展局,日本大阪商工會議所等10余家日本行業商協會,以及TOTO、Panasonic、安井設計、日本和沐、日本元氣等50余家參展企業代表出席會議。
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經過三屆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同類展覽項目的領導品牌。第四屆博覽會將于2017 年11月16-18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展會將延續國際化優勢,持續搭建一站式國際商貿采購平臺,成為海外養老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最佳選擇!
四、首批7省份實現養老金委托投資
地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記者了解到,北京、上海等7省市成為國務院出臺實施《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管理辦法》后,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擬定首批簽約省份,目前已有包括共計3600億元的基本養老基金開始委托進行投資運營。同時,國家層面的養老保險基金歸集方案已經出臺,其余省份正根據規定歸集資金,但最終委托投資運營的基金規模還未確定。
據了解,2016年我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5.28萬億元,總支出4.65萬億元,收支保持總體平衡。截至去年末,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8.8億,累計結存超過4萬億,有分析人士預計,其中可交給社?;疬M行投資運營的資金約2萬億元。
民政部等部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
五、民政部等部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
新華網養老頻道從民政部網站獲悉,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將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積極性,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營造公平規范的發展環境。
《通知》要求,要盡快破除養老服務業發展瓶頸,激發市場活力和民間資本潛力,促進社會力量逐步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酿B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鼓勵各地采取公建民營等方式,將產權歸政府所有的養老服務設施委托企業或社會組織運營。梳理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并列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培育和扶持合格供應商進入。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流程,鼓勵養老機構和服務企業依法設立分支機構,實現連鎖化、規?;⑵放苹l展。
六、《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發布
2月17日,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100個以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此外,工信部提出,將基本普及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突破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傳感等核心關鍵技術,推進健康狀態實時分析、健康大數據趨勢分析等智能分析技術的發展,豐富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產品供給。針對家庭、社區、機構等不同應用環境,發展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
七、民政部等6部門要求今年50%以上養老院具備醫療服務能力
民政部、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全國老齡辦22日聯合下發通知,明確提出到2017年底,50%以上的養老院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通知提出,到2017年底,養老院服務質量明顯改善,各項服務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全國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初具雛形,50%以上的養老院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養老服務質量治理和促進體系更加完善,養老院服務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所有養老院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八、廣州啟動養老機構責任險
3月2日,廣東省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統保示范項目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標志著統保示范項目正式啟動。公辦養老機構購買責任保險的費用納入當地政府財政預算,民辦養老機構購買,政府也將提供補貼。據悉,這也是目前全國同類項目中保障范圍最全、保費性價比最高、覆蓋區域最廣的養老機構責任保險項目。
專家表示,養老機構責任險對于民辦機構也有補貼,但作為對老人與養老院的基本保障,也是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提升社會整體養老服務質量的基本內容,在政府財力允許的范圍,不妨逐步將民辦養老機構與社區日托機構也完全納入其中。
九、今年養老金平均漲幅5.5% 實現“十三連漲”
今年養老金繼續上調,將實現“十三連漲”。昨日,財政部網站公布《關于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其中提出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
對于養老金的上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朱俊生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養老金面臨著參保人員比例下降、收入結構失衡、積累資產不足等問題。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國家養老的負擔較重,未來幾年養老金的調幅或仍將趨緩。
十、我國發布《“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3月28日,全國老齡辦、民政部、國家發改委、人社部、國家衛計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立足于我國“未富先老”的現實,提出了4個方面的目標、設置了8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健康支持體系、繁榮老年消費市場、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黨俊武認為,通覽《規劃》,一幅關系2億多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關系10多億年輕人口未來老年預期的宏偉畫卷引人期待?!兑巹潯芬浴包h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為方針,以“人民為中心”確保全體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成果為主線,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行動指南,也是世界上泱泱第一老年人口大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必勝信念的具體體現。
(來源:新華網)
2017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迄今已成功舉辦十屆,是我國唯一一個國家部委級殘疾人輔助器具博覽會,也是世界第三大福祉博覽會。
2017年9月13-15日,福祉展將匯聚全球康復、輔具、養老、健康、福祉、殘疾人用品、老年人用品等產業的新技術、新應用,引領產業未來發展,助力企業開拓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