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4.01.29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到2025年,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生活品質得到改善,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其中包括:
殘疾人托養服務方面。著力增強縣級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服務機構對殘疾人特困對象的照護服務能力。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提供必要的訪視、照護服務。落實托養服務機構扶持政策,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劃”,為就業年齡段(16—59周歲)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等提供托養服務,研究探索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標準等與國家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標準的銜接,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完善服務功能,接收符合條件的盲人、聾人等老年殘疾人。研究制定低收入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指導意見,為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照護、日間照料、居家服務、鄰里互助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化照護服務。
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方面。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提供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或最低生活保障。加強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殘疾人的救助安置和尋親服務。做好對符合條件殘疾人的醫療救助,強化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互補銜接,減輕困難殘疾人醫療費用負擔。加強臨時救助,在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中做好對困難殘疾人的急難救助。
殘疾人就業服務方面。“十四五”期間,人社部將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深入貫徹《“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努力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主要是做到“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政策扶持。推進殘疾人就業條例的修訂,實施殘疾人就業促進專項行動,落實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對吸納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給予補貼支持。
二是強化技能提升。持續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發一些線上線下相結合、符合殘疾人需求的優質培訓資源,幫助殘疾人提升職業素質和就業技能。
三是強化就業服務。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機構、社會組織的作用,為殘疾人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全鏈條、專業化、精準化的就業服務。
四是強化權益維護。依法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督促指導用人單位為殘疾職工提供適合其身心特點的勞動條件、勞動保護以及一些合理便利。
殘疾人福利補貼方面。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普遍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按規定擴大對象范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城鄉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給予補貼,為殘疾人攜帶輔助器具、導盲犬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公共場所和進出境提供便利。落實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用水、電、氣、暖優惠補貼政策和電信業務資費優惠政策。落實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政策,落實殘疾人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城市軌道交通等優待政策,鼓勵鐵路、民航等為殘疾人提供優惠便利。完善殘疾人駕駛機動車政策。
殘疾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方面。提高殘疾人保險覆蓋率和待遇水平。落實地方政府為重度殘疾人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資助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殘疾人個體工商戶和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社會保險進行補貼等政策,幫助殘疾人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研究制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病殘津貼政策。落實好29項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的政策,按規定做好重性精神病藥物維持治療參?;颊唛T診保障工作。
殘疾人家庭住房方面。優先解決低收入殘疾人家庭住房安全問題。持續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實施危房改造,對符合條件的城鎮殘疾人家庭優先配租公租房,不斷改善殘疾人居住條件。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統籌考慮無障礙設施設備建設安裝。
無障礙設施建設方面。提升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水平。新建設施嚴格執行無障礙相關標準規范。在鄉村建設行動、城市更新行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居住社區建設中統籌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社區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殘疾人服務設施、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等加快開展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提高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水平。加快推廣無障礙公共廁所。探索傳統無障礙設施設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開展無障礙市縣村鎮達標驗收工作。提高無障礙設施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推進無障礙設計設施認證工作,提高全社會無障礙意識,加強無障礙監督,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
基層為殘疾人服務方面。鄉鎮(街道)普遍建立“陽光家園”、“殘疾人之家”等服務機構,開展殘疾人集中照護、日間照料、社區康復、輔助性就業等服務。將殘疾人服務納入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村(居)委會將殘疾人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加強走訪探視,根據殘疾人需求協助政府做好集中照護、日間照料、居家服務、鄰里互助、安全提示、輔助性就業、社會工作等服務,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針對殘疾人特殊困難推行上門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等便利化服務。發現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