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3.03.28
近日,在德清縣康乾街道秋北佳苑戴連琴的家中,康復師正為她做康復治療、康復技巧訓練指導等服務。戴連琴由于術后長期臥床,導致腿部功能下降,膝蓋及腿部有疼痛感,給她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困擾。
經康復師檢查后發現,她的小腿處有水腫現象,便開始為她進行按摩等一系列居家康復鍛煉,同時叮囑她多坐少臥,嘗試借助拐杖走動,促進腿部血液循環。
“戴阿姨,我們會為你量身打造一套完善的康復計劃,也會定期上門為你檢查腿部功能,做居家訓練指導。”社工一邊填寫康復服務評定表一邊說道。在入戶走訪過程中,康復師了解服務對象目前身體情況并現場完善健康檔案,提出相應的康復指導和建議。同時,專業社工、護理員及志愿者為有需要的殘疾人開展上門個人護理、營養膳食指導、心理關愛等服務。
這是今年康乾街道聯合衛生院和彩虹橋社工推出的“殘·有康”精準康復服務項目,通過建立“醫院康復+社區康復+居家康復”三級康復網格,探索“1+4+5”工作新模式,即為殘疾人制定“一人一策”個性化簽約服務卡,依托“家庭醫生+專業社工+護理員+志愿者”的“四方協同服務團隊”,提供康復治療訓練、輔具適配服務、無障礙改造、營養膳食管理、個人護理服務等“五大康復服務”,全力打造全周期“康養圖”。
截至目前,康復師和社工累計走訪70余次,通過入戶評估,初步排摸康復對象12人。“后續我們將按照工作新模式,持續推進各項康復措施落實,助力解決殘疾人康復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康乾街道相關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