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新聞 2020.08.11
4月2日,值“世界自閉癥關注日”之際,2020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以線上直播的形式拉開了本年度首場行業交流與對話的序幕。
圍繞“康教結合,共促特殊兒童健康發展”這一主題,來自醫院、特教學校、特教管理部門和高校的四位嘉賓異地連線直播,超過5000人次同時觀看討論,可謂人氣爆棚,精彩不斷。
討論區好評如潮
主題分享
語言與認知發育障礙密切相關。
徐開壽 博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康復科主任
《兒童語言及認知發育障的礙康復策略》
語言發展需同時具備大腦皮層功能完善、構音器官和聽覺器官功能正常以及有良好的語言發展環境這幾個基本條件。
主要從語言和言語障礙這兩方面來看。語言障礙包括語言發育遲緩(如孤獨癥、精神發育遲緩、一過性語遲)和失語癥;言語障礙包括構音障礙、語流障礙、嗓音障礙。語言障礙為交流符號的使用出現問題,言語障礙為口語出問題。
針對小朋友語言及認知發育障礙問題,可以通過整體發育篩查(如常用的Bayley嬰幼兒發育量表)、專項功能評估(溝通、語言、言語、讀寫)及活動與參與(智力、適應性行為、社會生活能力)等方法進行針對性評估,進而制定康復策略。
輔助溝通技術,有利于改善社交溝通能力,提高社會參與度,如輔助溝通交流系統(AAC)。
通過實施CIF模式,為特殊兒童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康復服務。
尹嵐
上海市靜安區啟慧學校
校長
《培智學校“CIF”醫教結合管理與服務模式的探索》
C是對特殊兒童進行固定時間的班級教學;I是對不同類型殘障學生的實際需求彈性安排多種形式的個別化訓練;F則是課余時間在教師和治療師的指導下,由家長實施的家庭干預與康復,這種模式既有分又有合,在形式和時間上又能達成高度統一,將學校各類課程構成完成整的體系,確保每個學生得到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康復服務。
“C”基于國家課程,從平面到立體
(1)加強課程領導力,提升學校辦學實踐品質
(2)支持課程活動革新,提升教師開發、實施課程能力
“I”強化個別輔導,引醫療入教育
(1)實施精準評估與規范訓練并重的干預流程
(2)形成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
“F”優化家庭教育,從封閉到開放
(1)組織引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2)開發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
評估不是貼標簽,而是給孩子更好的支持。
王紅霞
北京市海淀區特殊教育
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
《評估在教育康復中的作用與展望》
· 評估是為了衡量學生基礎水平,確定教育與康復的起點;
· 同時,評估也是設計教育康復課程及教學策略的依據;
· 建立動態評估,能衡量教育康復的有效性。
通過評估,獲取“一手資料”,綜合了解孩子的問題與優勢,全面考量孩子的安置與教育,而非僅憑診斷結果或量表得分“一錘定音”。
評估的方法包括正式評估(言語、動作、智力、社會適應、綜合評估)以及非正式評估,如自然情景下觀察;訪談家長、教師;錄像資料分析;文字資料分析;教師教學日志;學生作品分析等。
· 培養人才,培養具有資質的專業評估人員, “一專多能”。
· 盤活資源,引入言語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
· 形成團隊,以學生為中心,提供綜合型、全面的教育評估,例如認知、語言、心理、動作等多方面。
· 動態評估,不再“一評定終身”,加強關鍵學段的評估,例如幼升小、小升初、初中畢業前的評估,提供專業的轉銜建議。
通過評估為特殊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發揮其自身的價值和潛力,讓孩子們共享社會進步的成果,主導有尊嚴、有價值的生活!
高校要培養集教育和康復兩種技能于一身的雙師型、應用型專業工作者。
劉曉明博士
北京聯合大學教育康復學
專業負責人
相對于前面三位來自醫院、特教學校、特教管理部門這些從事特殊兒童教育與康復的一線工作人員,高校則偏向二線,是為一線輸送師資資源的搖籃。
1. 學生要學習什么,掌握什么?(目標)
2. 為什么要學生學習這些內容?(需求)
3. 如何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結果?(過程)
4. 如何有效地知道學生取得這些學習結果?(評價)
5. 如何保障學生有效地取得這些學習成果?(改進)
由于醫學科技的進步,我國感染性疾病發生率下降,先天障礙兒童存活率上升,殘障兒童,尤其是腦癱和自閉癥患兒的數量顯著增加。與此同時,特殊兒童障礙程度加重、障礙類型及多重障礙兒童增多等特征,加劇了特殊兒童自身對教育與康復的雙重需要。
為滿足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自2013年華東師范大學在全國率先開設教育康復學本科專業,至今我國已有10所高校相繼獲得開設此專業的資格。
此前教育與康復是割裂的,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教育康復學的誕生則架起了兩者溝通銜接的橋梁。
為達成學生能做什么的培養目標,我們以此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的出發點不是教師想要教什么,而是要達成最終學習成果需要什么。
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教育康復學專業的CLP模式(C:Class 課堂+L:Lab 實驗室+P:Practice臨床基地)。培養在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康復中心、民政福利機構、醫院相關科室、研究機構等從事言語障礙、聽覺障礙、語言障礙、認知障礙、心理障礙、運動障礙等的評定、康復、教育、咨詢及康復輔具研發的集教育和康復兩種技能于一身的雙師型、應用型專業工作者。
教育康復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專業設置是由需求推動的,就具體做法而言,在教育理論念上,要樹立“康教結合”的思想;在課程設置上,將康復訓練與學科學習類課程結合起來;在教學形式上,將集體教學與個別化康復訓練結合起來;在教學方法上,做到教中有醫,醫中有教。
討論問答
想要學習和交流更多關于
特殊兒童教育與康復主題的內容?
歡迎加入行業交流群
我們將陸續分享更多干貨與活動信息~
掃描二維碼添加客服 “福祉君 CR Expo”
本次直播活動得到特教行業媒體——特教觀察公眾號的大力支持。特教觀察是一個為特殊教育從業者、特殊兒童家長以及公眾提供特殊教育資訊和前沿教育教學方法,并為特殊教育領域和社會各界提供溝通、交流的公益平臺,歡迎行業同仁關注。
2020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5大專業展區
全面整合康復輔具全產業鏈
細分專門區域展示新產品、新技術
展位熱銷中,預定從速 ?
—— 9月17-19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
展位預定
溫女士
電話:020-8989 9635
郵箱:CRCinfo@polycn.com
官網:m.hbfz88.com
關于保利展覽
CR Expo協辦單位廣州市保利錦漢展覽有限公司始創于2000年,是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048)控股的專業展覽主辦機構,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會展品牌,提供國際性的展示與交流平臺,幫助客戶開拓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