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展位號:1D01
康復國際于1922年在美國成立,是一個由殘疾人、服務機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倡導者組成的國際組織,致力于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 1922年2月18日,“國際跛足兒童會”在美國俄亥俄州成立。協會的創建人和首屆會長是美國俄亥俄州的艾德加·F·艾倫。這個很小的協會后來成為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康復國際。 從1922年到2022年,康復國際從美國中西部的小鎮發展成全球性的網絡,從一個關注殘疾兒童的地方組織,成為推動國際殘疾包容發展的主要力量。 1969年,康復國際設計了國際無障礙標識,之后該標識被國際社會廣泛使用,為殘疾人包容性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康復國際為推動聯合國通過《殘疾人權利公約》和實施發揮了引領作用。 1951年,康復國際提出將輪椅體育運動融入康復、休閑和比賽,最終演變成為今天的殘奧會。 1969年,康復國際提出了社區康復理念。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康復國際一直致力于推廣和發展社區康復的實踐。 首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于1981年舉行,是康復國際支持“國際殘疾人年”的一項倡議。 張海迪于2014年在波蘭當選康復國際主席,并于2016年在康復國際第23屆世界大會正式就任。2018年,張海迪于柏林代表大會再次當選康復國際主席。 2018年,在中國政府支持下,康復國際設立了全球殘疾發展基金和非洲基金。過去四年,兩個基金共資助了30多個項目。這些項目因地制宜,聚焦康復、融合教育、職業培訓、無障礙建設以及殘疾婦女和女童賦權。基金的設立有效地提升了康復國際的國際影響力。 2019年,康復國際設立杰出成就獎,旨在激勵世界上更多的人關注殘疾人事務,激發更多的人為建設更平等、包容和無障礙的社會環境作出更大貢獻。 2019年11月,首屆康復國際杰出貢獻獎在莫斯科揭曉。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斯里蘭卡眼捐獻協會以及埃塞俄比亞阿爾法聾啞學校分別獲獎。 康復國際與國際竹藤組織在埃塞俄比亞開展“美麗工坊”項目,旨在通過竹藤編織技術培訓,改善當地殘疾婦女的經濟狀況。殘疾婦女是特殊困難群體,康復國際長期以來一直呼吁聯合國關注她們所面臨的特殊挑戰。 為了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康復國際通過基金向世界各地的會員組織提供幫助,確保殘疾人及其家人在社區中得到保護。